祖父和父亲均已离世,60多岁的祖母已经干不动重体力活,聋哑的母亲反应迟缓,19岁的智障弟弟不仅没有劳动能力,还需要有人照看……中宁县喊叫水乡周断头村23岁的周兵为了照顾家人,不敢出远门打工,只能一边种着几十亩旱地一边到中宁县的建筑工地干一些重体力活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没有姑娘愿意嫁到这样的贫困家庭,成家立业对周兵而言成了一种奢望。今年10月份,中宁农商行的工作人员在精准扶贫摸底调查中了解到周兵的家庭情况后,破例为周兵发放了5万元的扶贫贷款。拿到贷款的周兵为家里添了5头母牛,他说:“我家太穷了,根本不敢想贷款的事,怕贷了款偿还不起。没想到中宁农商行信任我,肯帮我们脱贫,我能吃苦,靠养牛种地,将来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周断头村42岁的马晓兰几年前送走了病逝的丈夫后,与3个病孩子相依为命,今年,一双卧床的儿女也相继病逝。为了改善家庭贫困面貌,马晓兰第一次享受到了金融扶贫的温暖,她用中宁农商行提供的3万元贷款买了3头牛。她说,农村人养牛收益稳定,大女儿虽然有病,但生活能自理,自己好好养牛,每头牛每年能收益近万元,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中宁农商行喊叫水支行客户经理杨俊告诉记者,喊叫水乡受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村民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种植硒砂瓜、玉米、养殖牛羊是村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为了把贷款发放到最需要的地方,让每一户农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喊叫水支行的客户经理走乡串户、了解村民的基本情况,把村民的需求记录在本子上,把村民的难处放在心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村民致富。截至2017年11月10日,中宁农商行喊叫水支行共投放贷款4551户15491万元,其中精准扶贫贷款526户1951万元。
据了解,中宁农商行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区、打造一流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积极与中宁县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对接,不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继续负责中宁县喊叫水乡18个行政村8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扶贫贷款发放工作的同时,又承接了渠口太阳梁二村70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金融扶贫贷款发放工作。截至2017年10月29日,中宁农商行已累计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扶贫贷款1922户6334万元,向非建档户发放贷款6336户21253万元,其中2017年以来,建档立卡金融扶贫贷款户数达1351户,贷款余额达4363万元,户数及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加了612户,2416.17万元,贷款覆盖率达到了85.63%,非建档立卡户贷款户数3724户,贷款余额12569万元。
为进一步加快扶贫贷款投放,有效降低贫困户筹资成本,中宁农商行自2017年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两免一基”的信贷政策模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实行免担保、免抵押,从根本上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同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一律执行同期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最大程度的减轻贫困户筹资成本。
为严格贯彻落实有关延长扶贫贷款期限的有关规定,中宁农商行依托黄河富农卡为载体,充分发挥授信贷款手续简便,期限灵活等特点,于2017年推出了“金扶贷”信贷产品,积极为广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金扶贷”扶贫贷款,将建档立卡户扶贫贷款期限由原来的一年延长至两到三年,在简化贷款手续的同时,极大地缓解了广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还贷压力。并将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年龄由原来的最高60岁放宽至65岁。针对年龄超过65岁的超龄建档立卡户,采取由未分户的成年子女作为承贷主体的方式办理贷款,逐步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覆盖面。对于黑名单中非恶意欠贷且已结清不良贷款本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释放黑名单的方式纳入信贷支持范围。(本报记者 胡琴)